一名27歲女性,發現右邊乳房有個很大的硬塊,已造成穿著上困擾,硬塊確實已存在約一年,近兩三個月快速成長,經超音波檢查發現一個多葉狀腫瘤,

施以手術將其移除,檢體病理報告為15公分大小「良性葉狀腫瘤」,惟不到二年,患者再次因腫瘤復發前來求診,經手術切除之後,檢體病理報告仍為17公分大小「良性葉狀腫瘤」。

另名43歲女性,兩側乳房大小不對稱,患者已知小小的乳房硬塊已存在數年,但近二個月快速成長,造成右乳碩大負擔,超音波檢查亦發現一個多葉狀腫瘤,經進一步檢查,

癌症指標CA153及CEA,兩者均正常。開刀切除檢體病理報告為21公分大小之「邊緣性葉狀腫瘤」,一年後於例行性追蹤時,發現舊傷口底下有一個10公分腫瘤,且可能已轉變為癌症,

建議全乳切除手術,手術後病理報告確已轉變為10公分大小之「惡性葉狀腫瘤」。

 

郭綜合醫院外科部長黃太謙指出,「葉狀腫瘤」並不多見,只佔乳房原發性腫瘤不到1%,常見於40到50歲間的中年婦女,青少年則少見,葉狀腫瘤與纖維腺瘤同屬於纖維上皮性腫瘤,

所以在腫瘤小的時候,常被誤認為纖維腺瘤,還有學者認為,葉狀腫瘤大有可能是纖維腺瘤轉變而來。

黃太謙表示,在臨床症狀表現上,常可發現這種腫瘤可能在患者身上存在數年,但不易被患者察覺或重視,即使受到注意,多數亦呈現無痛性腫塊,而在某段增生期後迅速長大,

甚至可達到2,30公分,由於體積太大了,以至於乳房表面靜脈容易擴大曲張,看起來更是「惡形惡狀」。診斷上可透過乳房攝影、超音波、磁振造影、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、

粗針穿刺活體切片等各種方式,但僅活體切片足以提供較確切的診斷;而一般癌症指數則幾乎正常,無助於鑑別診斷。治療上以手術切除最標準。

黃太謙說,罹患此種疾病,即使在開刀後,復發的機會仍然很高,約為20至30%之間,且容易在兩年內發生。就「良性葉狀腫瘤」而言,復發中的10至20%可能轉變為惡性。

但整體的預後還算不錯,五年存活率可達90%以上,即使是惡性葉狀腫瘤,五年存活率仍高達65%。

黃太謙部長特別叮嚀女性朋友,乳房摸到腫塊時,不論軟硬大小,應即時就醫,千萬不要「以拖待變」,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在治療上可與醫師仔細討論,以獲得較好的治療結果。

 

【癌症預防調理.免費健康諮詢】
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
    lovelife286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